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

火珊瑚

翻譯來源: 潛.訊火珊瑚

fire coral的圖片搜尋結果

火珊瑚千孔珊瑚科(Milleporidae或千孔螅科)的水螅。它們是水生的及外觀像珊瑚。它們實際上並非珊瑚,而是較為接近水母海葵

特徵


火珊瑚的骨骼呈鮮黃綠色及褐色,廣泛分佈在熱帶及亞熱帶的水域。它們長在岩石及珊瑚之上,彷彿細小的叢林。很多都會誤以為是海草而不慎接觸了它們,接觸它們會造成長達兩天至兩星期的痛楚。火珊瑚的刺絲胞非常細小,包含了可以伸縮的觸手。火珊瑚的表面由尖銳及鈣化的外骨骼所覆蓋,很易擦傷潛水員的皮膚。

火珊瑚有幾種生長形態。首先它們會形成一個很多分枝的鈣化結構,繼而將形狀變成像細小的萵苣珊瑚,並且組合成為群落。最後它們會在其他珊瑚或海扇上結殼。



病徵和病狀

小編中咗招
灼燒感可持續數小時,並通常在接觸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的紅腫。這種紅腫可能需要幾天才能消退。通常,反應會在一兩天內消退,但是它也可能會在紅腫消退後的幾天或幾週內再出現。

IMG_8176












預防方法


1.     請勿觸碰


2.     如果需要在水底跪下,請尋找空曠的沙地


3.     請緊記硬表面如岩石和老海螺可能被火珊瑚依附,即使他們看起來不像火珊瑚的形態

4.     穿著全身式的潛水衣,以提供保護並防止接觸的影響

5.     妥善控制中性浮力

6.     下浮時請向下觀察

急救方法

1.     使用食用醋沖洗患處

2.     受傷後紅腫和囊泡會出現。請勿把它們刺穿,讓它們自然消退

3.     保持患處清潔及乾爽 - 自然會慢慢好轉

4.     如有傷口,請尋求醫學評估
        注意: 在醫護人員把你的傷口縫合前,請告知他們火珊瑚可導至皮膚壞死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因為在傷口邊緣的皮膚好可能已經壞死。

5.     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及破傷風針


參考來源:
http://www.diversalertnetwork.org/health/hazardous-marine-life/fire-coral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81%AB%E7%8F%8A%E7%91%9A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